經營管理
 
  • 2011-06-18
    特稿/食品藥物安全之把關建議

特稿/食品藥物安全之把關建議<智庫論壇>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助理研究員 鄭百惠

  塑化劑污染問題不斷擴大,從食品、保健食品,再擴大到成藥、指示用藥與醫師處方藥,讓民眾陷入恐慌,對國產食品與藥品安全的信心跌至谷底,該事件更重創台灣食品與藥品產業,由於部分食品與藥品外銷,也成為國際間關注的議題,對台灣品牌的國際形象,備受影響。

 黑心起雲劑事件爆發後,由於發生於食品添加物,屬於食品加工業的原料,因此每天都有產品被檢驗出含有塑化劑,被污染的品項快速增加。雖然檢調單位已加快腳步查緝不法,中央衛生單位同時間亦宣布D-day行動日,將問題產品下架,基層衛生單位更是動員進行實地查核,隨後立法院更火速通過食品衛生管理法的修正草案,加重對不肖廠商的處罰,而行政院更舉行跨部會的溝通協調會議一同研討因應對策,進行危機處理。然而這些補救措施還是不能挽回民眾對食藥品的消費信心,具有檢驗合格證明文件的五大類產品在架上依舊乏人問津,病患不敢貿然服用糖漿與益生菌,深怕一不小心就沾染塑毒,民眾對食藥品的恐塑情節已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再加上這次塑化風暴,不乏許多知名大廠紛紛重箭落馬,民眾心中的疑問是,為何政府已進行管理,還是吃的不安全?起雲劑違法添加塑化劑的問題以行之數十年,這期間為何主管機關未曾發現?

 由於黑心起雲劑是合法的複方食品添加物被不肖商人摻入工業用的塑化劑。雖然食品衛生管理法採用正面表列方式管理食品,然而複方食品添加物卻不用辦理強制性查驗登記,因而讓不肖商人有可趁之機。由於添加起雲劑可增加商品競爭力,其中起雲劑添加塑化劑,可以更穩定產品,使之不易變質、不易氧化、不易油水分離、耐高溫、而且耐久放,最重要的是比以棕櫚油或葵花油製造出來的起雲劑便宜,在便宜又好用的情況下,提高中下游廠商的接受度與忠誠度,也就是為什麼這次事件,涉案的廠商如此的多。加上社會型態轉變,在講求效率的工商社會,民眾從以前帶便當、晚上回家吃飯的飲食習慣,轉變為選擇方便的外食、飲料,並靠保健食品補充營養。也因此沾染塑毒的民眾不分職業年齡,牽連甚廣。

 這次黑心起雲劑事件,政府已經祭出問題產品下架,並進行商品銷毀的危機處理。然而事出必有因,毒塑事件凸顯的是台灣毒物與食藥品管理上的漏洞與盲點,以及空有制度卻無法落實的問題,該如何改善有賴政府的行政魄力。茲就食品藥物把關之建議如下:

 一、強化化學物質的列管與稽查:儘管環保署、農委會與衛生署已針對化學物質進行列管稽查工作,然而列管項目有限,尚有增加與改進的空間。特別是應針對這些品項進行追蹤管理,重新檢討該列管的項目,並落實稽查工作與強制性查驗登記,以確實掌握這些化學物質的使用流向。

 二、落實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履歷制度:參考歐盟的作法,落實從「農場到餐桌」的管理理念,整個管理過程擴大到食物供應鏈的流程,涵蓋所有生產與經營的環節。目前政府推動的食品履歷制度,以歐盟的作法為目標,目的是讓食品生產者與經營者對食品安全進行負責與把關,因此從食物原料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等管理過程均被詳細記錄,增加產銷鏈的透明度,而這些訊息,民眾可從食品條碼取得相關的生產資訊,一旦產品出現衛生安全問題時,可透過相關資訊追查流向,進行危害管理。然而,由於相關記錄工作增加生產者與製造者的負擔,降低其配合意願,而記錄內容是否能符合政府與民眾期待,仍有賴溝通與輔導。另外政府更必須向一般民眾推廣,強化民眾對食品履歷產品的認同,進而改變其消費行為,才能真正回饋給生產與製造者,進而堅定其執行食品履歷的動力。

 三、推動消費者保護工作:由於食品受害案件時有所聞,然而因為舉證不易不利消費者訴訟,因此建議應比照菸害救濟、藥害救濟與預防接種救濟的模式,成立一筆基金,作為民眾受害時的補償救濟之用。至於基金的來源、徵收辦法與補償機制,應由主管機關召開會議,邀請專家學者與消費者代表一同研議。

 四、擴充食品藥物管理局的編制:食品藥物管理局成立之初,曾探討必須將衛生警察與擴充人員編制納入修法範圍,然而礙於當時的考量,相關建議未被採納。目前各縣市的稽查及檢測人力配置不足,工作量繁重,因此功能發揮受限。根據監察院調查顯示,去年全國二十五縣市衛生局編列的食品衛生經費與人口比,每個國民平均只能分配到四‧六元,而美、加、日、韓、澳等國十九個城市的食品衛生經費與人口比,平均約為一○二元,我國仍落後他國一截。如要解決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政府應正視食品藥物管理局人力不足的問題。

 目前世界各國無不積極推動與改革食品安全系統,不論是重建管理機制或祭出嚴懲,以杜絕黑心食品在市面上流通,保障民眾的健康。希望藉由這次毒塑風暴能讓政府單位重視食品安全的問題,並展開積極的作為,守護民眾的健康,並重建全球對台灣食品的信心。 

【中央網路報】